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容错信息 格桑文化论坛 (http://rongcuo.com/bbs/index.asp) -- 不容错过 (http://rongcuo.com/bbs/list.asp?boardid=4) ---- 走吧,我们一起去寻找爱情和温暖——我读宁肯 (http://rongcuo.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266) |
-- 作者:鱼儿 -- 发布时间:2013/3/20 19:57:58 -- 走吧,我们一起去寻找爱情和温暖——我读宁肯
——我读宁肯
1、 邂逅宁肯,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 甘南。拉卜楞寺的大广场上。一场太阳雨不期而至。 天空依然是明媚的蓝着,阳光依然亮晃晃的流动着。 这些都没有影响那场暴雨,下的酣畅淋漓。
我坐在车上,伙伴们去寺庙了。
两年前的秋天,我来过这儿。在夏河小城的大街上,一个人,来来回回地走。没人认识我,没有人关注我。在完全陌生的地方独自行走,这样的的感觉,真好。 我在大夏河对面的山坡上,看夕阳下的拉卜楞寺。 有风吹过,诵经声如同一首悠扬的乐曲,漫过来,又向远处飘去。 我看见煨桑的青烟,在河对面的广场前袅袅升起。 那个下午,和寺庙的堪布坐在山坡上聊天。关于生与死。关于你和我。 他告诉我说,天堂地狱全在心里。 不执着于有和无,不执着于“我”和“你”,远离颠倒梦想。那么,我就是佛,佛就是我了。
两年后再次来到这里。 如果不是下雨,我或许会去寺庙的那些小巷小院走走。相比热闹的大殿,我更喜欢那些安静的小院。 雨下的实在太大,还夹杂着隆隆的雷声。我只好躲在车子里。打开我的iphong,那里面有很多书。是从app store下的。 看哪一本呢?目光在浏览书目的刹那,《天.藏》两个字跳了出来。作者宁肯。我不知道宁肯是谁,但我对西藏题材有兴趣。《天.藏》,讲什么的呢? 我开始进入阅读,然后,我发现,我掉进去了。 那个叫宁肯的人,他布下了一张由语言编织的网,我陷入其中,出不来。也不想出来。这样的阅读体验,竟是,如此愉悦。
我不知道一个人在车里呆了多久。后来雨停了,门窗紧闭的车子有点闷热,我抬起头,看见窗外碧蓝如洗的天空,阳光清澈明亮,照的人睁不开眼睛。打开车窗,雨后带有泥土味的空气扑面而来。 我有些恍惚,不知道我在地球的哪个角落。 我只记得有人在说,一场雪的面积有多大?它能覆盖整个拉萨河,或许还能覆盖一部分雅鲁藏布江,但不会再大了。 还似乎听见,哲蚌寺,那个山坡上的寺庙,传来隐隐的法号声。我记得王摩诘在看马丁格,马丁格在雪中静观。 可我,却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为何而来。
伙伴们回来了,他们说我错过了一场大法事。很壮观。他们惊异于法号声声,竟然没有把我吸引过去。 我说,我看书呢。 他们不知道,我进入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如此浩瀚,绚烂。
2、 那次旅途,一直在手机上读这本《天.藏》。很不过瘾。电子书的排版不好。注释部分不是马上能看到,要等一章读完,才是注释。而宁肯,他却是把注释当成小说的一部分,当作他叙述的后台,他的故事的补充,这样的写法,怎么能够在如此简陋的排版中完成阅读呢? 但是,这些障碍并没有影响我要读完《天藏》的愿望。 十多天后回到杭州,去书店买了纸质书。闻着油墨香味的阅读,多么的美好。
很久以来,西藏在人们心中,除了雪山圣湖,就是磕长头,就是风马旗,就是转经,还有,老人如刀刻般的面容,孩子天使般的笑脸。写西藏的人都热衷描述这些。它们已经成为一种标签,贴上这些,写作就是和西藏有关了。 如果西藏仅仅只是这些,有摄影家就够了。它不需要作家用抽象的文字再来描述一遍这些视觉感强烈的画面。
去过很多次西藏。每次离开,没多久,就开始怀念。一直在想,西藏到底有什么,那样地吸引着我,去了还想再去。肯定不只是风景,也肯定不只是那些标签一样的画面。
《天. 藏》,用诗意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宁肯的西藏。
……我的朋友王摩诘看到馬丁格的時候,雪已飘过那个午后。那時漫山皆白,视野干净,空无一物。在高原,我的朋友王摩诘说,你不知道一场雪的面积究竟有多大,也许整个拉萨河都在雪中,也许还包括了部分的雅鲁藏布江,但不会再大了。?? ……正午。阳光。阳光直射。阴影全部消失了,总是布滿阴影的寺院迷宮深处也变得异常明亮、透彻,白色墙体不但沐浴著绚丽的阳光,也绚丽地反射着阳光。寺院之透彻正如天空。??
……苍古寺坐落在八角街众多的小巷之中,很僻静……这个女性化的寺院长年好象只安静地承受着一小片阳光,非常內向……??
……卡诺仁波钦左手手持念珠慢慢地将念珠交到维格手中,然后用右手无名指交叉地勾住维格的右手无名指。两人相向,指与指相连;旋转,慢慢的旋转,步步莲花,步步飘升,卡诺仁波钦湖水般低垂的眼波完全覆盖了维格,覆盖了整个世界,维格觉得进入了烟波浩淼清明世界。卡诺仁波钦念诵一句经文,维格跟着念诵一句,他们的声音一高一低,一轻一重;他们离得那样近,造型殊异,就像一种舞蹈,最伟大的舞蹈;一种约定,一种永世的默契,一种印心,一种心心相印……
……午后,阳光强烈,村子安静。狗睡在墙下,拖拉机像静物,牛粪墙几乎自燃。石头房子有短小的阴影。牛粪墙也有,经幡也有,窗楣也有,畜栏也有,一切都在产生自己的最初的影子。我也一样。我的脚下有短小正在发育的影子。我不动,村子也不动,一切就都不动了。我被村子的背景呈现出来,身上布满阳光的颗粒,由于村边的水声,我甚至感到整个村子都具有了水的亮度。一切都如此明亮、炫目,让人眩晕。是的,眩晕,眩晕有时会产生艺术。我不是艺术家,但我知道一点修拉。我知道为什么把阳光处理成颗粒,那是有道理的。……
如此的宁静。如此的安详。如此的清澈。 这些文字和我的西藏记忆是那样的吻合。我终于明白,我之所以这么迷恋西藏,不仅仅是那些独特的地理风貌,不仅仅是雪山高原。是一种氛围,神性的,诗意的,安详的氛围。在这块土地上,形而上的东西无处不在。
如果要说藏民族的文化特征,我觉得,这是一个为精神世界而存在的民族。 他们可以把俗世的物质生活简化到极致,但是,他们绝对不肯简化他们的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那个存在于他们心中的神的世界,填满了他们生活的全部。以至于,他们根本无暇关注这个星球上绝大多数人在一心追逐的日益膨胀的物质欲望。
宁肯给了我们一个纯净质地的高原,永恒的雪山,阳光强烈,溪水明亮,村子安静,古寺、僧侣、飘动的经幡、绛红色的僧服……静静地涌入王摩诘的视界,或者说被他过滤了之后的视界。这样的纯净是一种宁肯式的独特观照。
小说中的王摩诘远离了俗世的纷争,投入到对西藏的静默与冥思中。冥思中的王摩诘,进入知识、哲学和宗教的无边无际的大孤独、大欢喜之中。王摩诘与藏地自然的独处,是最具有宗教哲学意味的状态。他在独处中,一步一步走向我们生命本质的原乡。
人类从大自然的摇篮出发,从原始的懵懂起步,走到今天,科技日益发展,物质越来越丰富,当我们迷失于现代文明的物质大厦中时,我们离开精神的原乡已经越来越远了。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也不知道要去向哪里。 当我们旅行,当我们一次次走向西藏,其实是我们在寻找,寻找那生命最初的出发地。我们遗忘了归途,寻寻觅觅,想找到一条回家的路。 故乡一定是那个没有污染没有喧闹、安详宁静、有着明媚的阳光清澈的河流和茂密的植物的远方。
写西藏的书很多,我买过不少。大部分瞄一眼就扔了。 能读的也就没几个。阿来的藏地,《尘埃落定》还值得一读。那是一部表现了一个时代终结的小说,他把那个时代的终结过程,写的那么诗意,我喜欢。阿来好像写过诗,所以他的语言也很美。范稳,是个很努力的作家,他写那条峡谷,澜沧江峡谷,做了不少功课,搜集了很多资料,而且,看得出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充满感情在写。不过,他只是用小说的方式把资料和传说展示了出来,我没有读到他带来的思考。而且,范稳的语言,他太刻意要想用藏式的表述,而事实上,他只是模仿了一种表达方式。小说,最重要的,还是传递给读者的东西,你要用自己的语言来传递。不是自己的语言,你无法把内心的感受真实的传递出来。 马原的西藏,是马原小说的舞台。是背景。是不是西藏关系不大。马丽华写的西藏,是纪录,她纪录了她看到她走过的她经历过的内容。但是,马丽华的文字里有着不自觉透露的出文化优势,居高临下地审视着那一切。即使有爱,有悲悯,有担忧,都是在文化优势的前提下的关怀和情绪。
我一直认为,没有哪一种文化是优等的,也没有哪一种劣等的。更何况,我们根本就没有进入到那一种文化的深处。只是在井口,看了一眼,看到有一片蓝蓝的天空和一张峻刻着岁月风霜的脸。而已。
3、 回到宁肯吧。我要说的话题是宁肯。 《天.藏》,我读了好几篇。还推荐给我的朋友们,甚至买了好多本快递给远方的读书人。不过他们并没有如我那样的喜欢这本书,有些人竟然没能够读完。为什么?我一直不能理解这个现象。 这本书是会有一些阅读障碍,但对于一个平时喜欢阅读的人来说,这不算什么大障碍。或许是因为,我们,人类,真的是迷失太久了,甚至都懒得去寻找故乡了。 阅读需要有一颗安静的心。而现代人,都太忙。忙的根本停不下脚步。有朋友说,难得有个休息天,还不如好好地放松一下,读那么大部头的书,多累啊。 也许是这样吧。因为我是闲人,我喜欢发傻,想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喜欢王摩诘式的自言自语。阅读于我,是一种很好的休息。
读完《天藏》后,我找来了所有宁肯的书。淘宝上淘的,书店早就没得卖了,当当卓越京东都没有。淘宝上有《蒙面之城》《沉默之门》还有《环形女人》。 如果说,王摩诘引领我进入了一种对于生命的哲学思考的状态,那么马格,他给了我心灵的震撼。 我太喜欢马格了!
当我捧着《蒙面之城》泪流满面的时候,我知道,我的心中也有一个马格存在。只是,那个马格,被俗世生活,被现实种种覆盖了、掩埋了。在心的深处,奄奄一息。《蒙面之城》帮我拨开了层层灰烬,让心中的马格复活。 马格是一个属于生命本质的存在。他抛开了所有俗世的牵绊,丢弃了所有属于社会价值体系的认可,寻找着生命最真实的意义。如果说,我们都是芸芸众生的话,那么马格是超凡脱俗的,在高处,俯视着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是如此的令人生厌。 我们不停地追求着,却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物质越来越丰富,科技越来越发达,生活的享受越来越好,可是,我们却越来愈迷茫。在这些水泥森林的都市里,我们真是迷失的太久了。找不到我们的故乡,精神的原乡在哪里? 马格,他可以不费力的拥有人们羡慕的社会地位,他要是愿意,完全可以在这个社会上成为一个衣冠楚楚出入高档场所的所谓精英。然而,他对那些不感兴趣。他有疑问,他要搞清楚自己是谁。少年的马格是不自觉的,他因为自己的身世,引起了对生命来源的疑问,然而,随着他的流浪,他的成长,他开始自觉地追寻,追寻关于生命本质de意义。 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马格的疑问,就是那些关于人类的终极哲学命题: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去向何方?
马格的生命,是鲜活的,是融进了自然的,与大地上的所有生命都没有隔阂。他一无所有,但他又拥有无限。 有个朋友在读了《蒙面之城》后对我说,唉,要是再早些年读这本书,我或许也会象马格那样,抛下一切去流浪了。现在,上有老下有小,抛不掉了。 其实,不只是他,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马格藏在那里。那是我们生命的另一面,精神的,形而上的那一面。 这本书的封面上这样写着:走吧,我们去寻找,爱情和温暖…… 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爱情和温暖。 只是,爱情和温暖,一直都在远方。很远的远方。看得见,却无法抵达。
读完这本书很久了,可是,只要一想起来,便有一个画面在眼前:荒原上,马格的背影。飞扬的长发,一个破旧的大背包。还有一头狼在前面,对着一轮冷冷的月色,昂头长啸。这个画面出现的时候,我的心总是会有一种揪起来的隐隐的痛。 …… 蒙面天涯,我看不见城市的脸,但我看见了星星和晚霞。 蒙面天涯,我看不见群山和大海,但我看见了寒冷和盛夏。 一只狼引导我,我蒙面天涯。蒙面天涯,四海为家;与狼为伍,立于悬崖。 没有思绪,没有记忆,黄昏之前,夜幕之下,我只有一口寂寞的獠,但永不开口,永不说话。 ……
4、 《环形女人》,再版后改回了原名《环形山》。用回了这个名字,才和这本书的内容相符。这个世界是如此苍凉,苍凉的就像月球上的环形山,没有一点温度,没有一点生命的迹象。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内心冰凉,凉得几乎没有一点点温度。简女士是绝望的,她说,我在环形山等你们吧。她的话似乎是种下了一个恶毒的蛊,而这个蛊是实现了的。苏明应该也是绝望了的,他不再期盼爱情和温暖,他放弃了所有的抗争,终于,任凭罗一安排他的一切。
没有期待的生命,是,行尸走肉。而,这个世界又有什么值得我们期待? 爱情甚至亲情、友情,所有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体验,都已经成为我们的奢望。在生命的情感体验上,我们早早就进入环形山了。 简女士曾经是憧憬着爱情的美好的。但她最终不再期盼了,她再也不相信爱情了,所以,她只要一个性伴侣。马术教练,爱她还是不爱她,她无所谓,只有性是真实存在过的。她的内心早已经苍凉如沙漠。
苏明的内心里,爱情是纯净美好的,所以,他情愿花钱买性也不愿意用爱情的名义去获得异性、获得生理上的满足。他不敢亵渎爱情的美好。然而,他终于也不再会有这样纯美的情感存在了。他曾经是那样地接近了爱情,他以为那是真的,他以为自己终于走进了爱情。而真相,竟是如此地残酷。他一下子白了全部的头发,他老了。老的彻底失去了爱的信念。
这世界有过爱情吗?爱情真的存在过吗?简女士的那些男朋友们,都曾经让简女士以为自己得到爱情了,事实上,这情感脆弱的连一点点小小的诱惑都承受不起。不不,不是脆弱,是,根本就没有。根本就不是。甚至连骨肉亲情都可以不要。叶子的父亲,为了能够留在国外,竟然可以丢弃才3岁的女儿。那么,罗一们的感情是爱情吗?我看不到爱的痕迹。除了控制,除了欲望,我感受不到哪怕一点点的温暖。那些出轨的男人,是花钱去买性,没有多少真情可言,然而,那些花钱去跟踪盯梢探寻真相的女人心里难道就有爱情吗?
想起了那个探险队队长。当他发现了张山,明知道他是自己失踪了多年的队友,却一口咬定他是野人,是他们考察队的惊天发现和收获。居然可以,那样的残忍!人类的内心,你还可再冷酷一点吗?还能够再恶一点吗?
人类之恶不但毁坏着人类自身,同时也毁坏着动物、植物乃至整个所有生命世界赖以存在的地球。简女士在对人类情感绝望后,把生命托付给了自然,她想在这个世界上保留一些美好。于是,她改造荒山,创造绿色,以至于这个世界,不要太荒凉。而事实上,我们的地球,已经早已经被人类消耗的差不多了。作者提到了《寂静的春天》,雷切乐在病中写下痛彻心扉却娓娓道来的故事。 当农药泛滥,昆虫肢解,土壤板结,花草带毒,水质败坏,殃及鱼虾,鸟禽瘫痪,走兽灭绝,世界上只剩下了自私的人类,一片寂静与所谓自由,到来了。 法布尔很早就说过:一切都将死去,以便于一切重生。 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过食与饥荒同在,我们真的缺吃食吗?这不是一个平均数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分享的问题,而是占有的欲望被时代肯定的恶果。 物质时代,每个人被鼓舞去争取,一个“取”字已表明一切初衷:欲。 这种思想贯通在各行各业:医疗要用抗生素,细菌与药品代代升级;建筑要大模大样,遗自然而独立;科学思维要规范化理性化,将野性的思维当成杂草去铲除…… 这个环,只要是人就明白。 辛苦了雷切乐要凭借扎实学术研究得出的一堆繁杂数据去说服那些野性大脑被灭的人类,人类。 人类是地球最大的病毒。 人类是无法拯救的!人类最终是要毁灭在自己手里。
而我们,眼看着人类在走向自我毁灭的进程中,却无可奈何,那样的悲凉真的是无法言说。所以,宁肯说,这是一本绝望之书,写完书,一种彻骨的绝望情绪挥之不去。
5、 宁肯的小说是可以多解的。多解的小说,是好小说。 关于《沉默之门》,我读到的是:言说的有限性。 语言是多么的贫乏,我们永远无法准确地表达我们内心最真实感受。传递思想,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佛祖说法四十九年,絮絮叨叨一辈子。最后他说,我什么也没有说,我只是以手指月。佛法在那里,佛祖所有的语言,都只是指向,让人们尽可能地去接近佛法。 真相就是真理,它在那里,如如不动。而我们的语言,都只是指向,它可以无限地接近真相,但永远不可能抵达真相。 很多时候,言说的有限性,还表现在对于某些事情的无法言说。不可说。于是,这样的时候,我们会选择不说。
在宁肯的小说人物中,李慢,是一个与我的生活经验比较相吻合的人物形象。那些经历,似乎就是眼前。曾经的我,也在一家专业报社工作。90年代后期,报业竞争越来越惨烈,在党报、各类城市报、晚报的窄缝中,专业报步履维艰。发行、广告都很艰难,记者编辑都有了发行和广告的任务。那些日子,对于只会写点文字的人来说,压力真的很大。因为完不成广告和发行的任务,每个年末都等着被扣工资和奖金。 一个文人,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中,想要有一种安定的生活,是很困难的。
当时报社的一个朋友,他的经历竟然和宁肯先生非常的相似。大学的时候开始写作,先是写诗,后来写小说。80年代,在《萌芽》《青年文学》等刊物都刊发过他的作品。还有小说在《作品与争鸣》杂志上被不同观点的人们争论。后来,他去援藏,在拉萨一中当老师。再后来转辗到了这家报社当记者编辑。总编辑非常欣赏他的才华。他可以把稿子写的很棒,可以把版面做的很漂亮。可是,那样的才华,在这样的一个报社里又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记得那时的他,总是忧郁地看着窗外的马路发呆。终于,他走了。去了一个大酒店集团。至今,他已经担任过很多家五星级酒店的总经理了。实在无法想象,他居然也能在商业管理上有这样的成绩。 那次,以前报社的总编辑和他和我们一起吃饭,总编问他干酒店累不累。他思索了一会,说,做酒店在想着今天怎么办,在报社的时候,总担心将来怎么办。一个男人,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的日子,比担心今天的工作能不能做好的日子要难过的多。 商海沉浮,忙忙碌碌,看起来他远离了文学,事实上,我知道,他内心有着浓厚的人文情结。于是,在没有时间写东西的时候,他拿起了相机,走到哪儿都会拍一些有着他鲜明个人印记的片子。他始终不是一个真正的商人。 也许,真是和西藏有缘,去年,他又去了拉萨,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当总经理。不知道这次进藏和20多年前的那次进藏会有什么样不同的感受。有一天,他还会拿起笔写他的小说,他的西藏吗?谁知道呢。 只是现在,常常,有他拍的片子,那些有着鲜明个人特色的片子,给我们带来强烈的的视觉冲击。于是,那片土地又一次发出召唤,让我有一种背起背包就出发的冲动。
走吧,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爱情和温暖!
[此贴子已经被william于2013-3-20 20:21:08编辑过]
|
-- 作者:鱼儿 -- 发布时间:2013/3/20 20:02:17 -- 为什么没有分段啊?难看死了,也不能删除。谁帮帮我? |
-- 作者:客人 -- 发布时间:2013/3/22 16:28:42 -- 走在一起,是缘分 在一起走,是幸福 走吧 让我们一起 ---淡淡 |